要闻
深度关注丨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把家风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着力点
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湖北省当阳市纪委监委将清廉家风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家风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聆听家风故事,引导其自觉传承清廉家风,筑牢廉洁防线。图为党员干部及群众在该市河溶镇建国村清廉家训长廊参观学习。秦宇聪 摄
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抓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现象,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情况的及时预警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系统施治、综合施策,把家风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家风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严管严治,筑牢“不敢腐”的底线
纪法意识淡漠、家教家风不严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家风不正问题,必须从日常监督管理入手,把严的要求贯穿始终,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综观近年来涉及家风问题的违纪违法案件,不乏领导干部的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吴啸分析,个别领导干部默许、纵容甚至协助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自己管辖范围或业务领域内经商办企业,利用职务影响力为其经营活动谋利,形成“前台办事、后台收钱”的利益输送链。
“针对领导干部家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利用影响力谋利等问题,应建立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工作机制,把廉洁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河南省登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抓早抓小,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江苏省常熟市纪委监委将廉政档案作为日常监督的参考依据,加强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精准运用,要求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本人及有关家庭成员的关系、工作单位等个人有关事项,并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随机抽查、重点查核报告情况,对不如实报告、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的人员进行谈话提醒,并通过关联信息自动比对,全面摸排涉及党员干部及其亲属的问题线索。
突出重点,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少数”。湖南省株洲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整治,聚焦问题突出的领域,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亲友利用其影响力“打牌子”“提篮子”等腐败问题。
家族式腐败建立在畸形亲属关系基础之上,相关违纪违法手段呈现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特点。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以大数据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开展智能研判,强化智慧监督,让“影子交易”“隐名投资”等新型腐败、隐性腐败问题线索无处遁形。
“我们依托大数据‘智慧监督云’平台,以‘资金’为监督切入口,全面接入市属平台公司国有资金支付系统数据,紧盯资金审批、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分析比对资金流出部门、流入单位、中介机构及人员等各类信息,发现了株洲市城发集团原总经理周某某帮亲属承揽融资业务变相受贿等一批问题线索。”株洲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整合力量,协同联动共享信息。河南省荥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核查,对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审查调查中发现的涉及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线索进行起底清查,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优先处置。山东省乐陵市纪委监委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数据互通,对领导干部家属经商办企业的注册登记、股权变更、纳税申报等信息进行比对,对异常数据自动识别、实时预警。
注重系统施治,扎紧“不能腐”的笼子
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一体落实、“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一体监管,将家风建设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各方协作配合的家风建设体系。
关口前移,提前防范廉洁风险。上海市静安区纪委监委对新提任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测试和集体廉政谈话时,增设家风教育内容,并用身边典型案例提醒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廉洁齐家。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纪委监委聚焦干部选拔任用等重点环节,建立完善“三张清单”:领导干部提拔使用动议环节,由组织部对拟提拔使用干部的有关情况展开研判,建立领导干部利益冲突清单;领导干部提拔使用关口,建立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建议清单;领导干部提拔晋升、岗位调整、离职退休环节,建立事前提醒清单。
延伸触角,拓展监督防护网。海南省琼海市纪委监委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聚焦“八小时外”监督重点,结合信访举报等渠道,核查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廉洁风险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重庆市万州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加强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明确监督重点,要求各地各部门班子成员、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分层级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洁家访。
一体谋划,推动家风建设纵深发展。海南省万宁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家教家风问题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从强化理论武装铸魂、严格监督管理提质等方面,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构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有效协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家风建设责任体系。
完善制度,以刚性约束保障家风建设。“家族式腐败的本质是领导干部公权力延伸滥用,必须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杭州市余杭区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树平说。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以党内法规形式予以制度化。《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的适用对象和情形、工作措施、纪律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多项条款中列出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处分措施。
党员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其原有的职权还会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继续产生影响或者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2023年修订时,新增了党员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处分规定。
多地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负面清单,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细化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业行为的限制性规定。海南省纪委监委梳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中涉及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违规谋利的相关禁止性规定,印发《海南省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负面清单30条》。湖南省制定《关于禁止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的规定》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监督约束。
强化家风教育,夯实“不想腐”的自觉
家风建设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涵养优良家风,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又要强化家风教育。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督促党员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强遵规守纪自觉,筑牢抵御歪风浸染和腐败侵蚀的家庭防线。
深挖本土资源,将廉洁文化融入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四川省纪委监委深挖红色家风资源,打造“家风+红色教育”模式,指导各地将家风教育嵌入红色教育基地。河南省巩义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中蕴含的家风文化,并依托河洛大鼓、豫剧等地方特色艺术形式,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创作出一批弘扬时代新风、反映家风传承的精品力作。
深剖典型案例,用好查办案件“活教材”,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重庆市万州区纪委监委联合区人民法院建立职务犯罪案件家风问题剖析机制,对近三年来审结的41件职务犯罪案件家风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梳理出纵容亲属利用职权谋利、家族式腐败形成利益链条等典型问题,将相关案例纳入警示教育案例库,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2024年以来,在全区开展警示教育112场次,受教育6200余人次。
创新形式内容,丰富家风建设的有效载体,让家风教育入脑入心。江苏省纪委监委探索家庭助廉新路径,通过小班化、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全省推广“好家风 好人生”廉洁课堂,为干部及家属搭建了共学共悟的教育平台。河南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连续10年在全省组织开展“廉洁从家出发”系列活动,以家风建设“小气候”浸润党风政风“大环境”。
多地将领导干部家属一并纳入廉政教育对象范畴,发挥家庭助廉作用。重庆市九龙坡区纪委监委与区委组织部、区妇联和区教委等部门建立联动预警教育机制,开办“家庭廉课堂”,鼓励党员干部和父母、配偶或子女共同观看清廉家风主题展和警示教育片。云南省陆良县纪委监委举办“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家庭助廉活动,组织近200名党政“一把手”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将廉洁教育延伸至家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镜头丨让清风吹进家门
秋日的暖阳斜照进江苏按察使署旧址,青石板路在光影流转间更显温润。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新提拔市管干部及家属代表一同走进这座古宅,参加由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廉润家风 清音传巷”廉居共筑活动。
作为明清时期司法监察机构的重要遗存,这里留下了清官廉吏治苏的足迹。与会人员穿行于陈列馆中,认真聆听先贤们拒贿赂、守清廉、护民生的鲜活故事,将传承千古的立身之本、治家之要、为官之责记在心中。
既有润物无声的正向引领,也有发人深省的反面警示。在活动现场,干部与家属并肩而坐,共同观看家风主题警示教育片。结合查处的家风不正典型案例,苏州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人员现场剖析领导干部安排亲属“吃空饷”、借助职务影响力为亲友承揽项目等违纪违法问题,细致解读党纪法规中关于家风建设的规定。
“不因感情模糊公私界限,不被亲情裹挟逾越底线,才是真正爱护家人、守护亲情。”在互动交流环节,一名来自苏州市科技局的新提拔干部站起身说道。
“家人的一句提醒,往往最能触及灵魂。”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新提拔干部的家属接过话茬,“我们既是最亲近的人,更是最关键的防线。今后我会当好‘廉内助’,提醒爱人牢守底线,让清风吹进家门。”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党员干部的家风绝非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乎党风、政风、民风的大事。“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承载着清廉文化基因,选择在这里举办活动,就是希望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廉洁力量。”苏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在活动总结时表示,今后将持续创新家风教育形式内容,督促党员干部严家规、正家风、重家教,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筑牢廉洁根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通讯员 孙娇)
短评丨久久为功推进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对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而言,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家风是作风的缩影,家风不正,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既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又言传身教、从严治家。
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践行者。眷顾亲情是人之常情,但若纵容溺爱、丧失原则甚至动用权力“关照”,则会酿成“全家腐”“全家覆”的家庭悲剧。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发现问题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才是对家人真正的关心爱护。
于小家,清正的家教家风有利于家庭和睦稳定;于“大家”,清朗的党风政风有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期健康发展。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带头树立优良家风,是对小家的负责,更是对“大家”的担当。当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拒腐防变的坚固堡垒,党风政风必将清朗,社风民风必将清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
